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学院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班级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成长成才创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良好环境,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要义,切实加强班级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工作,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归属感,构建“五育”班级工作体系,把班级建设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建设原则
(一)实效性和长效性相结合。班级建设,重在认知认同,贵在知行统一。学院将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建立长效机制,同时针对不同年级专业,采取不同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抓好抓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传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认真总结在长期实践中既有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同时不断创新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变传统的被动灌输为主动的价值建构,激发青年学生爱校爱班的内生动力。
(三)特色性和规范性相结合。结合现有优势和专业特色,将班级建设融入到教育核心理念之中,融入到学生教育管理全过程,以“五育”先进班集体创建为载体,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的文化品位,形成“一班一特色”局面。
三、评审机构与程序
(一)全院各班级对照评分细则(附件1),以学年为单位对班级工作进行评估。优秀班级向所在分院申报,参加学院“五育”先进班集体的评选。
(二)分院成立评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院“五育”先进班集体的评审工作,并向学院推选“五育”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级,公示三个工作日后附相关材料上报学院审批。
(三)学院成立“五育”先进班集体评审委员会,对各分院推荐班级进行资格审查,通过查看材料、现场汇报、投票等程序产生“五育”先进班集体初步名单。
(四)“五育”先进班集体初步名单在全院公示五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报院长办公会研究批准;有异议且经核查属实的,取消该班级评优资格。
四、表彰与奖励
(一)学院每学年评选产生10个“五育”先进班集体和10个“五育”先进班集体(入围奖),根据评定结果,学院颁发荣誉证书,并分别奖励2000元每班和1000元每班的奖励,作为班级活动经费。
(二)学院通过网络、橱窗、展板等方式,广泛宣传“五育”先进班集体事迹,营造争当先进、学习先进的氛围。
(三)“五育”先进班集体成员在学院、分院各类表彰、评优表先、党员发展等方面优先考虑。
(四)担任“五育”先进班集体的班主任在评选各级优秀班主任时优先考虑。
五、附则
本办法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处)负责解释,自发文之日起开始施行。
附件1: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班级“五育”工作评价细则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学生工作部(处)
2022年8月15日
附件1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班级“五育”工作评价细则
观测点 |
评价内容 |
德育 |
班级有正气,有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比例高。 |
班级成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在政治素养,思想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
班级能结合社会热点、重大事件、纪念日,自主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
班级成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加入邪教,不参与一切损害集体利益和荣誉的活动,积极维护社会、校园和谐稳定。 |
智育 |
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或其他专业考证考级的通过率在平行班中较高。 |
学生专业思想稳定,学习态度端正,课堂纪律严明,考勤制度规范。 |
每学期开展成绩清查,对学习上有问题的学生及时了解情况,采取应对措施。 |
学生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科学研究和课外学术活动,并取得较好效果。 |
体育 |
班级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均达到合格以上。 |
班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每人每学期都达成阳光长跑70公里目标。 |
班级学生积极参加院级及以上运动会并获得奖项。 |
高质量完成军训,班级所在连队被评为优秀连队。 |
美育 |
班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及其他学生素质教育活动。 |
班级学生作为社团负责人,高质量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
班级学生参加院级及以上艺术类比赛并获得奖项。 |
班级已经形成特色活动,并以制度化的形式不断改进,在院内产生辐射作用。 |
劳育 |
大一、大二班级学生每学期均能参加学院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 |
班级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通识与专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劳动教育。 |
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等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
寝室卫生良好,无不合格寝室,积极参与寝室文化创建,人际关系和谐。 |